这孩子挣钱不容易,钱不用他出了!”2014年12月9日,清晨一位大爷在清晨遛弯时被撞,在医院看病时却拒绝了对方的赔偿。
撞人的小伙子是易通公司组装车间一名聋哑员工,叫张宾。他在骑电车上班时,一不小心撞倒了大爷。在公司同事的帮助下,他将大爷送到了医院。在为其支付医药费时,却遭到了大爷及其家人的婉言谢绝。大爷说,“起先我还埋怨这孩子撞了我也不说句关心话。但看他比比划划着急的样子,我才明白他是说不出来啊。他上班挣钱不容易,我医保卡里有钱,钱就不用他出了。”
撞人不逃跑,被撞不讹人。小伙子的担当以及大爷的包容犹如冬季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老人摔倒“扶不起”、“无人管”的社会阴影,更温暖了日益淡漠的人心。
“怎么每次都是你们陪她换药,她家人呢?”
“她家人不在身边,她又不能说,让她自己来,我们不放心。” 这里的“她”,是易通铜带车间的一名普通聋哑员工,叫王宝珠。前几日手受了伤,同事商雪莲主动陪她到医院换药。
王宝珠独自外出工作,老公在雄县老家照顾老人、孩子还有庄稼,农闲的时候就跟别人一起干干装修的活,两口子聚少离多。受伤后,同事们都很关心她,不仅到家里看望她,还主动陪她到医院换药。商雪莲说,“她3天就要换一次药,跟医生交流不方便,我就陪她去,要是赶上我上班,车间里其他休息的员工也会抽空陪她去。
”
同班组的聋哑员工李红艳,担心宝珠受伤的手冻坏,便特地给她赶做了一只特殊的棉手套。这只特殊的手套不仅比普通的手套厚实,还要大很多,这样才能套在被绷带包裹的右手上。
在易通这个大家庭里,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有些孩子在婴幼儿甚至一出生就丧失了听力。聋哑症就这样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而作为聋哑孩子的父母,除了自责、心疼,更多的是迷茫,不知如何计划孩子的未来。
田现会出生在保定望都,3岁时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失聪。父母带他四处寻医,走遍了许多城市。从小到大,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父母坚持让田现会上普通的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田现会渐渐学会了读唇语,也学会了发声。在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下,田现会顺利读完本科,毕业后来到易通公司工作。
2012年的一天,一位焦急的母亲带着11岁的儿子找到了田现会。原来,男孩也是因为药物反应导致双耳失聪。随着一天天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很是担忧,不知如何是好。孩子母亲从田现会的房东处听说了他不仅上大学还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便想和他聊聊孩子的未来。
母亲说,孩子虽然在普通的学校读书,但是平时没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玩,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便萌生了让孩子退学,打工的想法。此想法遭到了田现会的反对。他说,初中毕业后,村里许多健全的同学都出去打工赚钱,但是父母还是坚持让他上学。自己能考上大学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有父母当时的坚持,这一切都不敢想象。
田现会发自肺腑地对男孩的母亲说,只有让孩子多学习,学一门本事,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如果缀学,孩子什么能力都没有,以后生活会很难很苦。
男孩的母亲,听了田现会的经历,受益匪浅,打消了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她说:“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出来,让孩子将来能够像你一样找一份稳定工作,自食其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田现会鼓励小男孩好好学习,以后多交流,欢迎将来到易通上班。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对于公司聋哑员工来说,网络不仅让他们购物更便捷,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租房难度。只要浏览相关网站,房源的各种信息便一目了然,选中心仪的房源后,剩下的就是怎能联系房主看房了。前几天,铜带车间两名女员工在网上看中了几套出租房源,却苦于无法与房主当面讨价还价。
同班组的健全员工商雪莲知道后,便要来了房主的电话,不仅帮她们约好看房时间,还利用自己休息时间陪她们去看房。看房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有的房子地址偏僻,走了许多弯路才找到;有的价格太高;有的面积又太小……对此,商雪莲不但没有一句抱怨,还把租房当成自己的事,不厌其烦地来回奔走、帮着认真讨价还价。最后,在她的帮助下,两名女员工终于租到了满意的房子。
有人说,互联网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易通,爱心却让员工们紧紧地系在一起。
男孩的母亲,听了田现会的经历,受益匪浅,打消了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她说:“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出来,让孩子将来能够像你一样找一份稳定工作,自食其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田现会鼓励小男孩好好学习,以后多交流,欢迎将来到易通上班。